在一期的《自然》(Nature)雜志上,來自貝勒醫(yī)學院、德克薩斯兒童醫(yī)院和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稱,對于某些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,尤其是脊髓小腦共濟失調(diào)1型(spinocerebellar ataxia 1, SCA1)這一破壞性的遺傳疾病,治療方案也許并不一定是的“全有或全無”( all-or-nothing)策略。也許只需要將蛋白減少一點點就能解決問題。 “你只要將ataxin-1蛋白水平降低20%,就可以減輕許多的疾病癥狀,”貝勒醫(yī)學院分子與人類遺傳學和兒科學教授、神經(jīng)學研究所主任、霍華德休斯醫(yī)學研究所研究員Huda Zoghbi博士說。 明尼蘇達大學轉化神經(jīng)科學研究所所長Harry Orr博士說:“也許,降低這一蛋白的水平,你就能減輕疾病病情。”在這篇Nature論文中,Zoghbi實驗室的Juan Botas博士、貝勒醫(yī)學院分子與人類遺傳學助理教授Thomas Westbrook博士,以及Orr確定了細胞內(nèi)一條分子信號通路RAS/MAPK/MSK1,以及輕微調(diào)節(jié)就可以降低缺陷性ataxin-1水平的元件。ataxin-1蛋白是導致脊髓小腦共濟失調(diào)1型患者發(fā)病的原因。 當ataxin-1基因發(fā)生突變時,外顯子內(nèi)一段CAG重復序列擴增數(shù)倍,突變基因編碼的異常蛋白無法正確折疊,在細胞內(nèi)累積,zui終導致細胞死亡,引發(fā)了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(diào)1型。與許多的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一樣,這一過程需要十年的時間。通常個體要到30歲或以上時,才會顯現(xiàn)癥狀?;颊弑憩F(xiàn)步態(tài)異常,喪失說話能力,以及其他功能障礙,zui終死亡。1993年,Zoghbi和Orr合作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一與疾病相關的基因。在過去的20年里他們一直致力于該疾病的研究工作。 *除去這一蛋白,這一策略行不通。缺失ataxin-1基因的小鼠會產(chǎn)生學習和記憶問題,表明ataxin-1在這些活動中起作用。降低ataxin-1水平并不能治愈這一疾病,但卻能夠顯著延遲發(fā)病。 于是,Zoghbi研究小組著手篩查能夠操控以減少ataxin-1水平的基因或基因信號通路。 “Harry和我曾經(jīng)研究過這一疾病,并且我們擁有動物模型。貝勒醫(yī)學院的分子和人類遺傳學教授Botas擁有一種果蠅模型,利用Westbrook博士一種*的技術,我們可以監(jiān)控ataxin-1的水平。” Botas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員Ismail Al-Ramahi說,他們開始篩查了可以影響細胞內(nèi)ataxin-1水平的基因。Al-Ramahi和同事們在果蠅中進行了篩查。Zoghbi實驗室博士后研究員Jeehye Park和同事們則篩查了人類細胞系,研究人員將人類細胞中的篩查焦點放在了激酶上,因為它們?nèi)菀资艿剿幬锏挠绊?。利用一種稱作RNA沉默的特殊技術,他們靶向了每個已知的人類激酶。同時,Botas和Al-Ramahi在脊髓小腦共濟失調(diào)1型果蠅中篩查了激酶基因。當將兩個實驗室的結果進行對比之時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共有10個基因在受到抑制時,降低了ataxin-1水平以及相關毒性作用。這些基因是細胞內(nèi)RAS/MAPK/MSKI信號級聯(lián)反應的組成部分。 隨后研究人員將側重點放到了這一信號通路中一個稱作為MSK1的蛋白質(zhì)上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當脊髓小腦共濟失調(diào)1型小鼠中的MSK1水平減少時,ataxin-1水平下降,動物癥狀得到改善。這一zui后的實驗證實了降低這一蛋白的水平可以延緩這一疾病。 Zoghbi說:“我們還想尋找更多的信號通路。”如果他們找到更多的信號通路,他們或許就能夠減少毒性。“如果你感覺疼痛,就總是服用醋氨酚,你會有中毒的風險。同樣的,如果你一直服用一種非甾體抗炎藥,在你體內(nèi)將會產(chǎn)生其他的毒性作用。如果你交替使用兩種藥物,毒性就會少一些。如果我們只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一條信號通路,我們會冒上一些中毒的風險。如果我們能找到2或3條信號通路,對每一個都只進行輕微控制,身體的其他部位就不會受到傷害。每個控制一點點,應該可以幫助我們將ataxin-1降低相當?shù)牧俊?rdquo; “我認為論文的新穎之處在于,結合Huda實驗室的細胞篩查和我們實驗室的果蠅篩查,讓我們提早找到了一無所知的基因的靶標,”Botas說。 這些研究發(fā)現(xiàn)不僅對于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(diào)1型具有重要意義,它在其他疾病中的潛在應用更加誘人。 Zoghbi 說:“這是一個初步的研究?,F(xiàn)在我們知道了它能對ataxin-1起作用,我們可以重訪在諸如阿爾茨海默氏癥、帕金森氏癥、亨廷頓氏病和其他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疾病等散發(fā)性和遺傳性疾病中,許多因水平異常驅動神經(jīng)退行性變的蛋白。” Park說:“有一些疾病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。大多數(shù)的阿爾茨海默氏癥在85歲后發(fā)病。如果我們能將它延遲到95歲,那也將是非常有幫助的。” “這正讓我們異常地接近目標,不僅對于脊髓小腦共濟失調(diào)1型,我認為它將成為一個路標,指引著大量其他的神經(jīng)退行性疾病研究工作。它為我們制定了一個美妙的研究策略來達到這一目標,”Orr說。 |